中福地产置业有限公司
    • 网站首页
    • 公司简介
      公司简介
      企业文化
    • 产品展示
      中心
      文化
      综合
    • 新闻动态
      公司新闻
      行业新闻
    • 成功案例
      成功案例
    • 客户服务
      售后服务
      技术支持
  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  联系我们
      在线留言

    新闻动态Site navigation

    公司新闻
    行业新闻

    联系方式Contact


    地 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    电 话:020-123456789
    网址:www.cfxvka.cn
    邮 箱:admin@aa.com

    网站首页 > 新闻动态
    新闻动态Welcome to visit our

    侗歌婉转 蜡染多彩 侗寨迎客来

    分享到:
      来源:中福地产置业有限公司  更新时间:2025-05-13 22:15:56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】

      侗族大歌表演现场。侗歌多彩侗寨卢忠南摄

      侗族琵琶歌表演现场。婉转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    青山环抱,蜡染流水潺潺。迎客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侗歌多彩侗寨肇兴侗寨,处处皆景:小青瓦、婉转坡屋顶、蜡染花格窗,迎客古色古香的侗歌多彩侗寨吊脚楼错落有致;河流旁、花田间、婉转小巷里,蜡染身穿民族服饰的迎客侗族人来来往往。

      始建于北宋的侗歌多彩侗寨肇兴侗寨,是婉转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。婉转千年的蜡染侗族大歌、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、承载记忆的木构鼓楼,在肇兴侗寨,民族文化生机勃勃。

      侗族大歌

      “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歌声”

      “春天到,春意浓,千树万树绿葱葱,布谷鸟儿声声唱,布谷布谷快播种……”这首侗族大歌名叫《布谷催春》。侗寨为背景,田园为舞台,村民们身着盛装、整齐列队,用婉转动听的歌声,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。

      饭养身、歌养心,对侗族人民来说,唱歌和吃饭同等重要。2009年,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      “侗族大歌主要模仿鸟叫虫鸣、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,没有文字和乐谱,全凭口传心授。”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团长钟声丽说,侗族大歌是一种无指挥、无伴奏、自然多声部合唱音乐,歌词押韵、曲调优美,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民间艺术,更蕴含着侗族人民的智慧。

      在黎平县,每个村寨都有侗族大歌队,逢年过节都会表演,侗寨里的孩子从小就跟长辈学唱。得益于特殊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,侗族大歌代代传唱,生生不息。

      “我们必须主动作为,担起传承的责任,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歌声。”每逢旅游旺季,钟声丽都会带领团队到肇兴侗寨等景区表演,空闲时到各个村寨传授、培训,“这些年当地对侗族大歌的扶持力度很大,还有专项资金支持。传承人每年都能获得经费补助,不仅能做好传播推广,还能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队伍。”

      2022年5月,黎平县启动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工程,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侗族大歌的收集、整理、编辑、出版和传承人培养、培训等,目前已出版《侗族大歌记忆》、《侗族大歌集成》(十卷)等书籍,培养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36名。

      “我们在各个村寨建有侗族大歌传唱阵地,鼓励村民参加活动,同时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,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熏陶。”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唐大才表示,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,全县精心培育“村歌”品牌,参与的歌队有上百支。为完善侗族大歌保护传承机制,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制订了《多彩贵州·侗族大歌传承保护行动计划》;黔东南州也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,整合各方资源,唱响侗族大歌。

      侗寨鼓楼

      看到鼓楼就能看到家乡

      登高眺望,最耀眼的莫过于鼓楼。对于侗族人来说,看到鼓楼就能看到家乡。侗寨鼓楼一般按族姓建造,每个族姓一座鼓楼,仅肇兴侗寨就有5座鼓楼。这里既是击鼓聚众、议事会商的会堂,也是社交娱乐、节日聚会的场所。

      先起鼓楼后立寨,鼓楼是侗寨的地标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负责建造木构建筑的师傅,被称为掌墨师。建设鼓楼不仅是侗寨的盛事,更是掌墨师彰显手艺的时候。

      “不用画图纸,整体的构思都在脑海里。”57岁的肇兴镇纪堂村村民陆德怀便是一名掌墨师。建造一座鼓楼,掌墨师仅凭一个墨斗盒、一把测量尺、一把细竹刀,就可以在打点画线之间,精准标示梁、柱、椽、枋、板等结构部件,没有丝毫偏差。待组装拼接完成,不仅严丝合缝,而且线条流畅,可长年不斜不朽。这是陆德怀的拿手绝活儿,他27岁便当上掌墨师,鼓楼、风雨桥……他经手的木构建筑,遍布十里八乡,不下百座。

      “整座鼓楼不用一颗钉铆,完全靠榫卯衔接。”只需勘测地基数据,陆德怀就能快速在脑海中形成鼓楼结构,估算所需木材,再将各部件尺寸、榫卯位置、大小等用墨线标示,最后交由木匠加工。

      修建鼓楼,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。“再小的鼓楼,大部件也有上百个,所有部件上千个,都是一个一个弹墨定型制作的。”陆德怀说。

      如今,随着传统村落保护力度逐渐加大,掌墨师的发展空间逐渐拓展,越来越多人投身其中,为这门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生机。

      侗族文化展示中心

      “我们有保护民族文化的使命感”

      “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是许多游客来到侗寨游览的第一站,它就像一个时光宝盒,将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汇聚在一起。”讲解员嬴勇秀介绍,2014年,侗族文化展示中心建成,其中的侗文化展厅被当地人称为“侗族文化博物馆”,展出侗族的习俗、服饰、建筑技艺、戏剧音乐等。

      “在头饰上,只有肇兴的侗族人民会戴羽毛,为什么?”嬴勇秀常常将这个问题抛给游客。待游客猜测一番,她将答案娓娓道来:“肇兴在侗语里意为‘白鹭歇息的地方’,所以头饰上的羽毛既体现我们对白鹭的喜爱,也表明我们来自哪里。”

      嬴勇秀还经营着一家旅行社。她发现,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跟团游,“他们强调体验感,对有文化特色、能深度参与的项目更感兴趣。”嬴勇秀观察到,近七成游客会自发到侗族文化展示中心参观,于是她将这里列入旅行社产品线路。

      这些年,嬴勇秀帮助村里培养了不少年轻讲解员。对于肇兴侗寨的村民来说,这里不是一个景区,而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。“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,我们有保护民族文化的使命感,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。人人参与,我们的传统手工艺、民俗活动、侗族大歌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。”嬴勇秀说。

     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省份,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。近年来,贵州提出实施“四大文化工程”,其中就包括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,推进非遗进校园,建设民族文化传承阵地,打造文化生态保护区与特色村寨,持续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
      蜡染和刺绣

      传统手工艺变成新生计

      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,经过10余年的发展,2024年收入达1800多万元,带动上百个村的村民增收。事业刚起步的时候,合作社负责人陆勇妹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发展。

      早年间,陆勇妹当过幼儿园老师。她注意到,由于父母外出务工,村里许多小孩跟着老人长大。如何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?从小在染坊长大的她立刻想到了侗族传统手工艺——蜡染和刺绣。

      2013年,陆勇妹在村里开了一家蜡染店,次年又成立了黎平县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。“最初合作社只有7人,现在已经有218人了。”陆勇妹介绍,合作社通过组织各村绣娘进行生产,带动绣娘增收,“年用工需求在1200人次左右,去年我们发放了近800万元的工资。”

      如何让传统手工艺变成新生计?陆勇妹选择让传统手工艺服务市场需求,过去做衣服,现在可以做布艺玫瑰花、杯垫和包包等,还可以为客户定制产品。

      经营合作社10余年,陆勇妹和社员们培训了3000余人次,许多社员开了自己的蜡染店。“只有大家都通过这门手艺赚到钱了,才能更好地传承手艺,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。”陆勇妹说。

      近年来,贵州推动“指尖技艺”持续转化为特色经济,推出“锦绣计划”,覆盖全省9个市州、88个县(市、区),民族刺绣、蜡染产品从农村走向城市、走向国外,产业规模不断增长,助力众多绣娘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
      ■链接

      贵州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

      侗族大歌

      侗族大歌是一种流传于贵州省南部侗族地区的民间多声部合唱形式。无指挥、无伴奏、自然和声是它的主要音乐特色,歌师教歌、歌班唱歌是它的主要传承方式。侗族大歌曲库丰富,代表性曲目有《耶老歌》《嘎高胜》《嘎伦练》等。2009年,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      侗族琵琶歌

      侗族琵琶歌是一种以侗族南部方言独唱或对唱的侗族民间音乐形式,主要流传于贵州省侗族南部方言地区。侗族琵琶歌有相对规范的结构,唱腔由“歌头”“歌身”“歌尾”组成。没有固定唱本,歌唱内容涵盖侗族历史、生产生活、风尚习俗等,表演者根据曲调即兴发挥,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。2006年,侗族琵琶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   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

     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主要传承流布于贵州黎平、榕江、从江,广西三江、融水,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。其建造类型主要有鼓楼、花桥、戏台、萨堂和民居。其中,侗族鼓楼、花桥最具代表性。鼓楼一般高三至五丈,鼓楼底部通常宽7—10米,中置“火塘”,四周围有长凳供人休息。2008年,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    侗族刺绣

      侗族刺绣主要流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秋镇及周边地区。其绣品具有浅浮雕感,由盘轴绣、滚边绣两种刺绣方法组合而成。侗族刺绣集纺织、印染、剪纸、刺绣于一体,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。2011年,侗族刺绣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    蜡染技艺

      蜡染技艺流布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及普定县、镇宁县、紫云县、关岭县等苗族、布依族聚居区。安顺蜡染主要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。安顺苗族蜡染的图案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鸟草虫,对称中讲求灵动;布依族蜡染纹样多为写实性的花鸟虫鱼及抽象性的螺旋、水波等几何图纹。2008年,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另外,蜡染技艺(黄平蜡染技艺)流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的重安、旧州、谷陇、平溪等乡镇。蜡染构图独特,主要以太阳纹为构图中心点,以双线绘图,主要为蓝白两色或青白两色。2011年,它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    资料来源: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

    上一篇:认证添翼 “粉”向世界——广西市场监管局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纪实
    下一篇:服务点对点!上海嘉定市场监管局助力防疫物资企业生产经营

    相关文章

    • 高校博物馆悄然成为青年打卡胜地
    • 福建出台规则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行为
    • 广西南宁一民办高中涉嫌借疫情乱收费被叫停
    • 重庆启动电梯96333应急处置平台试点
    • 当茂腔邂逅二十四节气
    • 北京石景山:对3类餐饮单位开展检查
    • 常见病在家就能看 大连推出远程诊疗医药服务
    • 银保监会拟出台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
    • 合肥西将建大型生态文旅园
    • 福建厦门:强化食安封签监管 为外卖安全加锁

    友情链接:

    •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亮相
    • 【文化中国行·一线讲述】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
    • 一个人的赏花是春游,一群人的赏花是经济
    •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
    • 河南武陟: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
    • 话剧《北京人》——京剧身段怎样演绎话剧经典
    •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
    • 来故宫,赴一场园林雅集
    •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
    •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
    •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“江湖共振”
    •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
    • 郑茜:我们要建一座什么样的民族博物馆
    • 藏粮于技,看“起飞”美学
    • 郑茜:我们要建一座什么样的民族博物馆
    • 安徽乡村振兴网将举办首场特色乡村市集活动
    •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
    •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
    • 人气值“爆”了!乡村花卉消费引热潮
    • “颍上村嫂”凝聚社会治理“她”力量
    • 国家医保局: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
    • 鹳雀楼,更上层楼
    •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
    •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
    •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
    • 国家发展改革委: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增至12类
    • 来故宫,赴一场园林雅集
    • 商务部:三大举措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
    • 福建漳州加强化妆品备案管理
    •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
    •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
    •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
    •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
    • 文化中国行|新展览、新活动 清明假期“博物馆热”再升温
    •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
    • 去码头整点薯条
    • 古澜轩秀、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
    • 安徽:“黑科技”赋能特高压巡检保障迎峰度冬
    • 1至3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9586.83万
    • 光影对话 宫苑韶华——走进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
    • 故宫特展来了!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
    • “质量月”曝光台
    • 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“近亲属”
    • 人们为何喜欢折柳相送
    •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
    •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
    •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
    • 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    •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
    • 文化中国行|新展览、新活动 清明假期“博物馆热”再升温
    公司简介|产品展示|新闻动态|成功案例|客户服务|人才招聘|联系我们

   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中福地产置业有限公司   sitemap

    0.1641s , 9221.265625 kb